中国十大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发布 厦门自贸片区案例入选

来源:厦门日报 发布时间:2024-09-10 16:20
相关文章:
  在9月8日举办的第二届营商环境论坛上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中国十大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,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提报的《厦门市创新关地协同集成化改革 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》案例成功入选,也是福建省唯一一个入选案例。
  为提升厦门市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,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联合厦门海关、厦门海事局、厦门边检总站、市商务局、厦门港口局等多部门,协同合力,围绕打造数字化平台、优化口岸监管作业流程、创新新业态通关模式等方面,推动港口协同高效运转,促进口岸通关便利,帮助企业作业效率提升50%,每年节约成本超1.5亿元。
 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将继续凝聚各单位合力,加快落实厦门市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提升任务,加大改革创新力度,争取形成更多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,不断提升厦门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。
  那么这个案例具体做了什么?小编为您详细解读。
  关键词:互融互通 以数据驱动整合口岸业务功能
  协同打造数字化平台,汇聚口岸数据资源,强化信息互融互通,进一步提升口岸数字化水平。
  建成厦门数字口岸平台。厦门协同建立厦门数字口岸平台,完成海关、港口、航运、贸易等口岸数据资源联通,打造船舶登临检查可视化管理、查验免预约、“关企交互”等211项应用服务“一触即达”,实现厦门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的功能从口岸通关领域公共服务向国际贸易管理全链条延伸。
  建设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。创新“单一窗口+航空物流”服务,变“纸质单证、多单多报、线下办单、安检纸质放行”为“电子单证、一单多报、线上办单、安检电子放行”,并实现航空物流“一点登录、全程跟踪、全链条可视”。依托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,每票进口货物从原来5次纸面交接减少为1次提货交接,每票出口由原先的6类纸面单证全部转为电子化作业,提升货站收运作业效率90%以上。
  打造海港口岸限定区域闸口信息采集核对系统。优化相关船舶查验流程,强化“办检窗口、码头闸口、船舶梯口”三口数据联动,强化对进出口岸限定区域人员的精准管控,确保船舶靠港即作业、离港零延时。平台有效提升人员进出闸口通行效率80%,保障厦门海港口岸出入境船舶通关顺畅。
  关键词:强化协同 以监管创新优化口岸作业流程
  建立监管协作机制,形成口岸监管模式创新合力,打造便捷、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。
  创新查验分流新模式。推出航空货运“机边分流”模式,实现免企业预约、免查验指派、免到场查验,查验效率提升25%。实施进口货物“卸船分流”、出口货物“过卡分流”模式,免去货物在码头内的中转和等待环节,压缩进口货物流转时间平均超3小时,减少装卸及运输作业次数50%。
  促进货物跨监管区流动便利。在集装箱码头与拼箱货物仓库两个监管场所之间建设“智慧直通闸口”,并结合出口拼箱业务一次性全票“提前报关”模式,将拼箱货物通关时间由24小时压缩至30分钟以内。
  打造闽粤港“跨境一锁”快速通关模式。推行安全智能锁跨关区“一锁通用”,通过对运输车辆实施全流程实时监控、自动判断运抵及自动验核放行,实现货物在内地与香港间公路口岸不换车、不换锁、自动快速验放,节约内地往返香港的物流成本28%,压缩运输通关时长30%。
  关键词:强链补链 提升新型贸易形态监管便利
  围绕共同培育做大一批重点产业载体,聚焦强链补链扩链,创新业务模式,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。
  提升跨境电商监管服务水平。率先全国实现邮局、机场、码头与监管中心一体化运营,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担保电子化改革,落地厦门首票12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零售业务,支持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不断突破历史同期最高水平。
  完善航空区外保税维修监管模式。打造全球“一站式”航空维修基地,首创“修理物品+保税仓库”一体化飞机监管模式,开展区外保税维修试点,优化保税仓库进口航材目的地查验监管,缩短流通链条。厦门航空维修产业监管进出境维修飞机架次稳居全国首位。
  促进锂电池出口通关便利。建成4个码头冷藏箱危险品堆场,推广锂电池包装“产品线”安全监管、包装性能检验实施“共同检验”模式,压缩检测时长超50%。印发实施全国首个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安全运输指南,有力促进集装箱式储能柜出口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,助力宁德时代等企业出口锂电池储能货物贸易额突破60亿元。
附件下载:
相关链接: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